Copyright ? www.jnwlaw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商务厅 版权所有
来源: 2023-09-26 14:45:00
(?一)促进企业规模膨胀
1.鼓励骨干企业进位争先。对企业(集团)?工业营业收入新?晋级?1000?亿元、100?亿元和?30?亿元的企业(集团),对其主要?负责人分别授予“招远市功勋企业家”“招远市杰出企业家”和?“招远市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对企业(集团)?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的奖励;?对企业(集团)?工业营业收?入新晋级?10?亿元的奖励?20?万元。
2.打造国内外知名企业。对首次入选“山东省?100?强”“中?国?500?强”?“世界?500?强”的制造业企业,分别给予最高?40?万?元、80?万元、24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
3.全力推动企业?“小升规”。到?2025?年,力争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40?户以上。对由规下首次升为规上的工业企业,按照?《招远市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办法》?进行奖励。
4.大力培育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完善高成长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强化精准帮扶。对列入国家级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产品)?,省级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专精特新企业,烟台市级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相关称号的,按照《招远市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办法》?给予奖励。
5.支持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强化精准指导和跟踪服务,鼓励支持工业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不同板块。对在境内外主要资本市场?上市企业按照我市支持企业上市的相关规定予以奖励。
(二)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6.实施“技术改造倍增计划”。?对实施技术改造并达到一定?标准的制造业企业,执行《关于加大工业技术改造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政策(试行)》(招政字〔2021〕?18?号)。
7.鼓励企业可持续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对首次获?得国家、省级绿色工厂(经济示范园、企业等)称号的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
8.强化科技型企业培育。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给予最高?80?万元、4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烟台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一次性给予最高?500?万元、200??万、100?万元补助。对与产业发展关联度高,由我市工业企业新?承建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高端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各类示范企业(基地、平台、项目)?、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牵头建设单位?240?万元和?40?万元资金补助。对首次获得?院士工作站、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科创平台的企业,按国家、省级、烟台?级分别给予?400?万元、40?万元、20?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烟台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企业,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烟台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
9.鼓励新兴产业发展,支持装备制造。鼓励引进和发展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制造等新兴产业项目,此类项目同等?享受我市双招双引、生物医药产业等扶持政策,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方向和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支持方向且生产性设备?投入?300?万元(含)?以上的此类新上或技术改造单个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5%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10.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鼓励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积极研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对经国家和省认定的?重大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按照首次销?售后?1?年内产品实际销售总额的?30%,分别给予最高?80?万元、?40?万元奖励。
11.支持企业进行发明创造。对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的企业,?按照官方规定费用的?50%进行补助,发明专利每件不超过?2000?元。?对当年授权发明专利?3?件(含?3?件)?以上的、5?件(含?5?件)?以?上的、8?件(含?8?件)以上的、10?件(含?10?件)以上的单位分?别给予?5000?元、10000?元、15000?元、25000?元的奖励。对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优秀奖的单位分别奖励?50?万、15?万元。对获?得山东省专利奖特别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单位分别奖?励?50?万、15?万、5?万元、2?万元。
(?三)?深入推进数字赋能??????????????????????????????
12.支持企业迈上?“云端”。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发展融合,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企业上云”“设备上云”,?落?实“云服务券”财政补贴制度。对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的试点企业最高给予?30?万元奖励。
13.深化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示范企业、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典型案?例,分别给予?160?万元、40?万元奖励;?对整生产线、整车间、?整工厂智能化改造项目,分别给予设备投资(含软件)?10%的奖?补,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国家认定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一次性给予最高?20?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给予?160?万元、40?万 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烟台级智能化改造示范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
(?四)抓实营商环境优化
14.推进未来之星培养工程。每年遴选部分优秀青年企业家,?进行全市表彰,组织其到省内外著名高校、专业机构、企业考察?学习,享受我市免费红色教育、查体等待遇,厚植招远本地企业?家土壤。
15.加强人才引进培养。鼓励企业大力引进我市紧缺产业人?才,对在推动工业企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端人才,给予相?应奖励。鼓励用人单位打破地域、身份、人事关系等刚性制约,?柔性引进海内外专家智力资源,给予相应补贴。
16.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对新认定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在?享受上级政策的基础上,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支持;?对新?认定的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一次性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认定的国?家级、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一次性给予最高?160?万元、80?万元奖励。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政策,?探索对新设立的“四新经济”市场主体给予?1-2?年包容期,在包?容期内不触碰安全底线的轻微违法行为,采用柔性监管方式,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经营。
17.在不违背国家有关法规的前提下,每年筹集一定数量资?金印发消费券,鼓励居民消费工业产品(?比如:?轮胎、纺织、蛋?白食品、粉丝等);鼓励企业就近采购原材物料,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产业上下游紧密联系、高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