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jnwlaw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
來源: 大眾日報2025-11-21 09:19:14
“十四五”山東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無論上天入地下海,都有全球領先科研成果
“不管是上天、入地還是下海,山東都有全球最領先的科研成果,不僅為科技強省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了山東貢獻。”在11月20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省科技廳廳長孫海生介紹,山東“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目標圓滿完成,科技創新實力顯著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科技創新對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顯著。
“十四五”以來,山東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山東累計實施600余項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持續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一批國際首創、全國首個標志性創新成果加速涌現: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商運發電,全球運力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引力一號”發射升空,世界在建工程最大直徑盾構機“山河號”順利穿隧,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惶枴背龈圻\行,全球最快高鐵列車CR450動車組研制成功……“面向‘十五五’,我省將進一步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在越來越多領域實現并跑、領跑,加速培育新動能、新優勢?!睂O海生說。
省級財政科技發展資金連續保持高位投入,“十四五”期間帶動全省全社會研發投入突破2597.3億元,連續四年增量超過200億元,年均增長11.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4%,超出規劃目標0.04個百分點,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前列。
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加快重構,戰略科技力量加速形成。優化重組基礎研究平臺,獲批國家實驗室1家,嶗山實驗室邁入新的發展階段;新獲批全國重點實驗室36家,其中地方主管口徑的16家、數量居全國第一;布局省實驗室11家、省重點實驗室328家,“1313”四級實驗室體系基本建成。積極承接“國之重器”落地山東,國家“十四五”布局的2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步建設,新建數量占全國的1/7。高標準建設了山東能源研究院、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齊魯空天信息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
作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全省科技型企業數量和質量實現“雙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從1.8萬家擴增到5萬家、居全國第三,較“十三五”末增長175%;高新技術企業從1.4萬家躍升到3.5萬家、居全國第四,較“十三五”末增長150%。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規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55.31%,超出“十四五”規劃目標5.31個百分點,較“十三五”末提高10.21個百分點。
“支持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當主角?!笔】萍紡d副廳長梁愷龍說,企業處于生產第一線,對市場需求最敏感,對創新的需求最強烈?!笆奈濉币詠恚】萍紡d牽頭制定了《關于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若干措施》《關于支持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90%以上由企業牽頭承擔,在省重點實驗室重組過程中,企業參與平臺比例提高到92.7%以上。今年頒發的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中,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企業牽頭或參與比例達到84.7%。
同時,面向人民群眾需求開展科研攻關,科技惠民扎實推進?!笆奈濉币詠砦沂⌒芦@批1類新藥9個,相較“十三五”時期只有1個,實現巨大突破。持續實施農業良種工程,累計培育動植物新品種2100余個,“濟麥44”“齊黃34”等一批新品種刷新全國高產紀錄。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7%,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7.4%、高于全國4個百分點。(記者 王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