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竞逐脑机接口新赛道
日前,《山东省脑机接口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提出到2027年,山东将在脑机接口领域突破20项左右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培育30家左右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育2-3个高水平人才团队,依托科教资源富集区域打造1-2个专业化孵化园区,推动脑机接口创新技术和产品在医疗、工业、康养、教育、娱乐等领域的落地应用。[详细]
日前,《山东省脑机接口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印发,提出到2027年,山东将在脑机接口领域突破20项左右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培育30家左右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育2-3个高水平人才团队,依托科教资源富集区域打造1-2个专业化孵化园区,推动脑机接口创新技术和产品在医疗、工业、康养、教育、娱乐等领域的落地应用。[详细]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25个部门单位联合印发《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布局建设覆盖工业、服务、特种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的创新平台,在装备制造、智能家电、智慧农业、医疗康养、安全应急、警务运行、智慧矿山、文化旅游、教育教学等领域形成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力争到2027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3家以上,将山东打造成为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应用新高地。[详细]
近年来,济南正着力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在空天信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四大产业领域,已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详细]
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升级,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抢抓人工智能新机遇。对于地区生产总值即将突破10万亿元的山东,这一重要机遇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详细]
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这场盛会,已成为文化与各行各业相融相生的“连接器”,成为高速发展的中国文化产业的缩影。[详细]
者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为深化元宇宙与行业领域融合,助推元宇宙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的落地推广,山东将遴选一批元宇宙创新“名品”和元宇宙应用“名景”,给予“名品”开发或“名景”落地企业一次性奖励。[详细]
27日,以“AI赋能蔚蓝 场景驱动未来”为主题,“海洋+AI”大模型场景应用对接会在青岛举行。会上,海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成立,青岛首发一批海洋人工智能领域场景需求清单和图谱,青岛国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海星大模型(SeaStar)”。至此,青岛应用、优化和研发的海洋大模型已达30个。[详细]
近年来,济宁把机器人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先后建成山东省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济宁分平台等3家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3条细分产业链,打造了以邹城机器人产业园、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为中心的“两园多点”产业集聚格局。[详细]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再次点题低空经济:“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详细]
近日,山东举行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大会,总结交流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经验做法,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省国资委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产业”)培育发展三年行动,到2027年,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达26%。同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育新”专项行动,对战新企业及项目分级分类培育,对列入省国资委培育库的企业和项目,实施特殊的政策支持,培育更多“小而美”企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