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jnwlawy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
來源: 濟南日報2025-11-18 09:00:00
近日,濟南商業航天領域動作頻頻。第八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上,濟南發起設立總規模50億元空天信息產業基金;山東省商業航天產業創新發展會議上,濟南簽約微焓科技熱控系統制造項目和中科西光華北區域總部項目,填補濟南在火箭領域的高端光學載荷研發短板。被山東定位為省會都市圈商業航天產業集群核心城市的濟南,在“星箭雙造”道路上走得愈發扎實。
濟南形成“火箭+衛星+核心系統+配套”完整產業鏈條
168家空天信息企業實現營收234億元
近年來,濟南積極布局商業航天產業,成為全國首個完成商業航天衛星全面布局的城市。在今年5月召開的全市深入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工作推進會議上,濟南將原有“十大標志性產業鏈群”升級為“13條標志性產業鏈、34條重點產業鏈”。其中,空天信息產業位列13條標志性產業鏈之首。
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低空經濟發展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政策推動和重大項目落地雙重驅動下,濟南聚焦火箭制造、衛星AIT(總裝集成測試)、GNC(制導、導航與控制)系統等關鍵環節,形成“火箭+衛星+核心系統+配套”的完整產業鏈條。今年1-9月,全市空天信息領域共有企業168家,實現營收234.21億元。
衛星領域,濟南以星座組網為牽引,重點布局衛星總裝、部組件制造、運營服務等核心環節,打造集衛星總裝測試、衛星測運控和星座運營于一體的商業衛星產業鏈。推動中科衛星、浪潮光音、微厘空間、智星空間等4大星座建設,累計發射28顆低軌衛星,實現了商業航天“通信、導航、遙感”3大領域布局;濟鋼集團建成省內唯一衛星總裝產線,可年產百顆500公斤級衛星;山東微波電真空技術有限公司建成世界首條空間行波管自動化生產線,逐步實現年產200支空間行波管生產能力,并成功通過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合格供方資質認證,簽約訂單1400萬元;加快建設合成孔徑雷達、高光譜衛星載荷產線,提高衛星推進、熱控、軌姿控、電源等分系統及部組件本地配套率。
火箭領域,濟鋼集團與深藍航天合作建成全國最大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及動力系統測試基地,累計試車超1.1萬秒;引進天兵科技兩級可回收重型運載火箭項目,與星河動力(自研火箭發動機)、愛思達(火箭復合材料)、極睿星際(火箭裝備制造)等企業合作,加快火箭結構系統配套,初步形成集動力測試、發動機制造、箭體總裝、檢驗檢測于一體的火箭全產業鏈條。
計劃總投資55億元,預計年均營收64億元
濟南航空航天城未來長啥樣?
在近日出臺的《山東省加快推動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到,要突出濟南航空航天城等重大標志性、引領性項目支撐作用。濟南航空航天城項目規劃藍圖是什么?目前進展如何?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就此采訪了濟南市發展改革委低空經濟發展處相關負責人。
濟南航空航天城位于濟南臨港經濟開發區,計劃總投資55億元,分三期建設。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均營收64億元,利潤7.76億元,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航空航天產業集聚高地。
項目一期為航天裝備制造基地,總投資11.72億元,總建筑面積31.2萬平方米,目前已建成6棟高端小型標準廠和2棟10層宿舍、1棟3層食堂配套設施及4棟高層辦公樓,計劃圍繞空天信息產業,落地實施數字空天信息應用、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項目,并配套商務、電子信息、金融、信息、科技服務等,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均營收8億元,利潤0.76億元。
項目二期為火箭制造基地,總投資16.64億元,總建筑面積38萬平方米。目前,已建成4棟標準廠房和2棟辦公樓,仍在規劃建設10棟廠房、2棟辦公樓、1棟研發展示中心,主要圍繞火箭相關產業,招引火箭總裝制造、貯箱制造等大型火箭制造項目,為其提供定制化廠房或標準化廠房,并配套研發展示中心、服務中心、辦公樓等,項目建成投產后年銷售收入約21億元,利潤約2.8億元。
項目三期為衛星應用基地,計劃總投資26.64億元,計劃聚焦衛星應用,重點布局數據應用、智慧服務兩大板塊,規劃建設衛星數據中心、綜合實驗樓及國際衛星合作交流中心,同步規劃建設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項目建成后,預計實現年均營收35億元、利潤4.2億元。
全市空天信息在建項目41個,總投資約274.1億元
7個項目預計年內建成
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從濟南市發展改革委獲悉,截至目前,濟南空天信息領域在建項目共有41個,總投資約274.1億元,其中7個項目預計年內建成。
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梳理這7個項目發現,其中5個項目屬于衛星領域,其余兩個項目分別屬于火箭領域和航空器制造領域。
位于天橋區的中科衛星凌云遙感衛星星座項目一期,總投資2.6億元,計劃建設并運行由5顆高分辨率遙感衛星(包括合成孔徑雷達、可見光、高光譜)組成的凌云遙感衛星系統,并同步規劃建設衛星測運控中心、數據運營中心、航天技術綜合實驗室等基礎設施,重點開展衛星系統總體設計、系統運營、原始數據及增值服務、衛星載荷制造、航空遙感服務等業務。建成后將成為國內首個配置SAR衛星的商業高分辨率遙感星座,年均營收1.9億元、利潤0.6億元。目前,凌云星座(一期)項目已啟動研制5顆衛星,全部完成發射任務,下步將啟動二期項目建設。
位于萊蕪區的中科北斗數字農業萊蕪示范基地項目,總投資3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建設指揮中心、10個科學實驗區、中草藥種植基地、冷庫等,二期主要建設衛星接收站、無人農場、專家工作站、高科連棟溫室、檢測檢疫中心等。全部達產后,年可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利潤0.14萬余元。目前,一期已經完成指揮控制中心、空天展示中心等配套設施建設;7月底開始智能溫室、日光溫室倉庫建設,預計11月底建成。
位于濟南高新區的濟鋼衛星總裝基地(一期)項目,總投資3.2億元,擬于2025年底建設完成。項目購置衛星制造產線主要設備37臺(套),建設衛星總裝制造能力、環境試驗條件、測試仿真和信息化能力,建成后實現年產100顆500公斤級以下衛星的生產能力,打造衛星產業新高地。目前,“紫微”衛星制造產線建設項目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基本達到試生產條件。
位于濟南高新區的算谷產業園項目(衛星總裝和制造基地),總投資20億元,規劃建設廠房、行政辦公樓、車庫及生活服務設施等。該產業園主導產業為大數據電子信息、人工智能、芯片半導體、衛星總裝、火箭部組件,主導方向是物聯網智能電氣設備。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均營收8億元、利潤1億元。目前3個地塊已竣工,3個地塊正在建設,剩余3個地塊待定制項目落地后建設。
位于濟南高新區的北斗高精度重大新基建智慧監測系統與綜合交通及生態特色應用項目,總投資3億元,部署5000套北斗高精度定位通信一體化監測設備,在原有數據中心基礎上擴建北斗大數據應用,打造北斗大數據應用中心,包含標準化機房、UPS電源、交換機、數據庫服務器等通用型硬件設備與配套設施85臺(套)。構建監測云服務平臺,包括虛擬格網差分海量用戶高實時性北斗高精度數據服務系統、全路域授時設備管理及授時服務系統、黃河流域數據模型、全路域形變監測系統等62臺(套)。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均營收2億元、利潤0.6億元。目前,北斗集成工程進度達94.1%;監測云服務平臺進度達94%。北斗大數據應用中心正在建設,并行開展加固工程、裝修工程等各專業施工。
位于歷城區的航天瑞萊濟南檢驗檢測中心項目,一期計劃投資0.15億元,主要開展火箭復合材料性能評估試驗、大型結構靜力疲勞試驗、海上裝備安全性與抗打擊評估試驗等。項目建成后,年營收預計達到0.1億元左右,實現利潤約0.02億元。目前,項目已入駐濟鋼泰航園區,實驗室平臺已建設完成,進入建設效果驗收階段,檢驗檢測業務已陸續開展。
位于市中區的山東未來云谷產業園項目,聚焦航空器制造領域,總投資13.02億元,21棟單體主體施工完成,南區完成全部驗收,具備進場辦公條件;北區完成質監、消防、規劃驗收,正在推進單體竣工備案;基金商會小鎮、光伏運動場、山體亮化等配套工程提速建設,低空起降場完成招標。截至目前,科大訊飛及生態企業已入駐,山東未來集團有限公司及生態企業、泰維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確定入駐。根據規劃,園區實現企業全部入駐后,預計年均可實現營業收入60億元,年均稅收超過3億元,投入產出率為2.1%,促進相關人才就業2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