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第四场,邀请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清海,山东东珩国纤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善虎,中芳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连业科,山东言泉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旺,介绍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及新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材料产业是东营市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东营市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聚力产业转型和质效提升,坚定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全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现有规模以上企业66家,2024年实现营收459.9亿元,近三年全市新材料产业营收持续保持年均15.9%的增长率。
高水平打造特色新材料产业园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功能陶瓷、稀土催化、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铜基新材料,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布局发展高端新材料和上下游相关产业链项目;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等化工园区作为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布局延伸石化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垦利经济开发区依托胜通光科等企业,不断丰富光学膜产品种类,延伸布局光学新材料产业链条。
扩量提质新材料产业规模。功能陶瓷材料、陶瓷墨水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已建成国内最大的高端纳米级电子陶瓷材料生产基地。稀土催化材料形成了从稀土催化技术研发、基础材料生产到终端产品制造及应用、战略性资源循环利用的汽车催化产业链闭环。芳砜纶、高性能氧化铝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能够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铜基新材料主要包括电子铜箔、高端电磁线,其中高端电磁线在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持续增强创新能力。健全企业研发体系,推进规上新材料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全市拥有新材料科技创新平台239个,其中省级平台27个,集聚新材料领域国家级人才6人和省级高层次人才15人,为产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有力支撑。稀土催化创新创业共同体纳入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培育库。国瓷高端纳米复合氧化锆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入选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当前,东营市将新材料产业链作为八大标志性产业链之一进行重点培育,新材料产业正沿着园区化、集群化、链条化路径发展,实现不同基础材料产业链之间协作配套、耦合发展,全力打造特色鲜明、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