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特色产业链接全球市场 山东创新建设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工作站
山东建成了95个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工作站。它们依托县(市、区)商务部门、产业园区或龙头企业组建,作为服务枢纽和决策支点,扎根县域经济腹地,通过整合资源、制定规划、搭建载体、培育主体等方式,让“跨境电商+产业带”拧在一起发展。[详细]
山东建成了95个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工作站。它们依托县(市、区)商务部门、产业园区或龙头企业组建,作为服务枢纽和决策支点,扎根县域经济腹地,通过整合资源、制定规划、搭建载体、培育主体等方式,让“跨境电商+产业带”拧在一起发展。[详细]
一张导电布蕴含多少“能量”?在菏泽市定陶区山东天厚5G新材料产业园可以找到答案。[详细]
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公布2025年度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储备项目名单,泰安市8个项目成功入选,入选数量仅次于济南市、青岛市,位居全省第3位。[详细]
据介绍,山东将加快引导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纺织服装产业应用,支持企业开展柔性生产线改造,挖掘基于消费数据的生产销售新模式新场景,推动“先产后销”向“先销后产”模式转变。[详细]
今年山东将举办首届AI鲁锦设计大赛,中国首届棉服AI设计大赛等赛事,加快引导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纺织服装产业应用,支持企业开展柔性生产线改造,挖掘基于消费数据的生产销售新模式新场景,推动“先产后销”向“先销后产”模式转变。[详细]
记者从全省轻工产业链推进会暨体育用品产业链专题会上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省轻工产业链产业总体实现平稳发展。其中,今年新列入全省67条重点产业链和轻工标志性产业链的体育用品制造业延续去年以来快速发展态势,重点企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详细]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在青岛召开全国轻工业数字化转型现场交流会,山东在会上作典型发言。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轻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3.2%,高于全国轻工业2.9个百分点。[详细]
近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推动传统优势制造业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从增强高端供给能力、强化数智技术赋能、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提升集群发展能力、提升品牌质量标准等方面提出21项措施。[详细]
近年来,潍坊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例如,潍坊的纺织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机械制造领域,潍坊的企业通过引入智能机器人、数字化生产线,逐步向高端装备制造迈进,成为国内重要的智能制造基地。[详细]
在国内纺织行业,“夏津纱线”的名号向来“叫得响”。纺织产业已成为夏津最大支柱产业,共有集群及配套企业246家,纺纱规模300万纱锭,占德州的二分之一,山东的十分之一,被评为“中国纺织名城”。近几年,经产业结构升级,“夏津纱线”成了国内纺织市场上“高品质纱线”的代名词。[详细]